1.
我討厭kk音標, 怎麼學也學不好
那鬼符號真的讓人頭疼
所以我想學自然發音
以「音」來講的話這兩個基本上是一樣的東西(*1)。KK會讓你頭疼,自然發音也不會讓你神清氣爽。
(*1) 先不理會兩者的主要/大範圍/性質上的差異
還是說跟kk音標一樣, 需要死背發音規則?
你是指那個什麼母音後,子音前,遇到什麼鳥什子字母就發一個特定音?像這個?(我沒背過這種東西,所以我現在馬上google一個來)(他xx的,太花時間... 直接跳過)
我是學KK音標。我沒背過什麼鳥什子發音規則。就這樣。其實熟悉大量單字(包含也會念)後,你自然會發現一些字母組合和發音之間對應的 patterns. 但是這不是「絕對」,也因此背了也是白背。那麼(比如)美國為什麼在教小朋友自然發音?這說穿了其實沒什麼:
- 小朋友在學自然發音之前「已經會講簡單的英文了 / 已經會念一些基本單字了 = 會「眾多基本音」,比如 (我用KK音標 + 簡單日常字舉例) \d\(dad), \m\(mom), \a\(hot), ....)
- 自然發音只是幫助他們將他們已經會的「口說英語」和還不會的「用英文字母組合的書寫文字」兩者間連接起來,只是「剛開始」時的一個輔助。等到這些小朋友到了需要用字典的年紀(和年級),他們自然可以使用字典的音標系統。這時候「自然發音」對他們來說已經無用。
- 教給他們的「總單字量」其實相當的少,也都是簡單字,所以「發音規則」能發揮效力的機率較大,特別是他們的教材是刻意挑「符合發音規則」的簡單字。
- 另外還有「不遵守發音規則」的單字。這有個名稱,叫做 sight words 。這只能靠「看」的從整個字的字母組合去辨識。遇到這種字你背了發音規則也沒有用
- 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遇到陌生的字可以靠自然發音正確的念出來」,那麼自然發音除了無法幫助你之外,它比 KK 音標還要沒用。
我先講個題外話。我有個同學說他初次上幼稚園的時候因為聽不懂老師講的國語,於是他自行離開幼稚園,回家。那麼他之後是如何學會國語?是先背會國語發音規則?還是直接先查字典,一個字一個字的查四書五經裡頭的艱澀難字?我是沒有問他啦,但是大致程序應該大家都一樣:先會簡單字(能聽懂也會念)/容易了解的說法,接著靠這些「已經會」的簡單字/說法的輔助去學會難度更高的字/說法,這樣子一步一步慢慢的累積「會(念/懂意思)」的字彙量。比如我聽我的家人說我的「國語」是從小自己看電視學來的(我的國語比我的台語好。我第一次上幼稚園就聽得懂老師講的國語。差別是我不會寫自己的名字)。難道我年紀那麼小就聽得懂電視上的
100%所有國語內容?當然不是。事實情況是怎樣,我現在無法知道,但是合理推測的話,我那時是先學會「自己能懂」的小部份說法,剩餘的大部分東西(我無法懂的)我直接略掉 -- 小朋友一般都是這樣子(少部份時候是會問大人 某某 是什麼意思。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直接略過)。
英文其實也是一樣情況。只是我們一般人到了國高中階段需要背大量的單字,但是「實際程度」沒有跟上,於是出現了你遇到的情況。而有國高中程度的人,我是覺得這時候「自然發音」已經失去它的效果了--因為你已經需要會念大量的自然發音無法應付的單字。(也所以我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在問說怎麼某某單字的發音和某某自然發音/發音規則不一樣云云)
可是我不清楚自然發音的概念, 要學好自然發音
是不是先查某個單字怎麼念, 然後持續這樣,知道很多單字怎麼念後
假如遇到某個陌生單字, 自己就會念出來了?
hmm... 奇怪。你在問Sensodyne那串文我已經說了。
沒 有 這 回 事美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怎麼你現在還在想?這和你知道多少單字沒有關係 -- 頂多就是「猜對」的機率增加,但是對佔人口數絕大多數的「大眾」來說,能100%確保正確發音的只有查字典一途。
--------------------------
台灣的英漢字典/學校英文教育是統一用 KK 音標。美國的字典卻是多家爭鳴,音標系統不是只有一種。所以我來美國後初次用這邊的字典時,我也有遇到看到單字的音標不會念的情況(那時真人發音網站還不普徧)。那麼怎麼辦?查字典的音標對照表,比如:

然後查不會念的音標,接著看那音標對應的基本單字 --- 基本單字總會念吧?然後抓那個對應的音即可。
幾次之後就大略知道某符號是發什麼音。有時候我是先猜那大概是發什麼音,然後查發那個音的簡單單字。錯了,就再換一個查。
我不是只查一本字典,所以我不是都會所有字典的音標系統的所有符號。有時遇到沒有真人發音可以聽的時候(比如我用的電子書閱讀器有隨機附一本字典電子書),即使是現在我偶而也得像前述那樣子查單字發音。
所以你不喜歡 KK那鬼符號?那麼就聽真人發音(很多字典網站/字典軟體等等都有這功能)。不然就多花時間像我前述那樣子靠「查音標對照表查那符號對應的簡單單字」來抓特定的音來念。
該花的時間和功夫還是得花。